“分金”,主要是指坐山在二百四十分度中的线位,是堪舆中确定坐山坐度的细节。
厉伯韶《分金诗》上说:“先将子午定山岗,再把中针来较量;更加三七与二八,莫与时师论短长。”这里的“三七”和“二八”讲的是二百四十,分金的使用,“三七分金”和“二八分金”都是属于吉度分金。
三七、二八分金的问题,也是近代风水术中解释比较混乱的问题之一。未入杨公之门之人,被“三七分金”和“二八分金”弄得一头雾水,不知南宁武曲堂从。主要原因是因为《罗经解定》等解释罗经的作者不懂三七分金和二八分金的实际内涵,乱解一通造成的后遗症。
《罗经解定》上说:“加减之法,是第一紧要功夫。故于正针三七分数,脱气有不合,即取缝针二八分数。乃为乘得生旺,避得孤虚。时师多以二八指为三七,三七反为二八。迷而多误,故曰莫说短长。”写罗经解的人竟然对“三七”分金和“二八”分金的理解如此稀里糊涂,难怪世上的许多地师更摸不着头脑了!
“二百四十分金”之数,其原理出于《洛书》之数理。
《洛书》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五居其中,化为四象,太阳居一而连九,四九三十六数;太阴居四而连六,四六得二十四数;少阳居三而连七,四七得二十八数;少阴居二而连八,四八得三十二数,合计一百二十数。左右两边共合二百四十之数。这是“二百四十分金”的数理之源。在不同的线度上,天地之气的厚薄、浓淡、旺衰状况是各不相同的,呈现出有规律的此起彼伏的变化,但是天地之气在任何线度上的总和都是十分。
“二百四十分金”盘是用来描述天地之气的浓淡、厚薄、旺衰状况的,反映的是天地之气的交感状态。
二十四山的正中为十分,气最旺,往左往右依次递减为“九分、八分、七分、六分、五分、四分、三分、二分、一分”。相邻的两宫两边各重复了五分,南宁武曲堂以每个宫位的气分为二十分。
详见右图:
从右图可以看出:地盘的“三七分金”就是人盘和天盘的“二八分金”,人盘和天盘的“三七分金”就是地盘的“二八分金”。南宁武曲堂以三七和二八分金本身就是同一条线度,哪里有地盘不合就用缝针分金的影子?哪里有什么“可加可减”的道理?
“二百四十分金”南宁武曲堂反映的是天地二气的分布规律,是从另一个侧面表达杨公风水术注重“地支气”的观点。“八干四维”正针一度内没有地支之气,往地支方向兼得越多,地支之气就越厚。两山之交界处,天地之气各半,是上不着天、下不着地的线位,南宁武曲堂以叫做“小空亡”线度。
杨公风水术特别注重“龙水向”三者要在“父母三大卦”的同一个局内,能保证“龙、水、坐度”不出卦的“分金”就应该看成是吉度,比较而言,“三七分金”和二“八分金”是比较吉利的分金线度。 |
|